經濟運行穩(wěn)中有進 供給側改革還需繼續(xù)破題
stark 2016.07.19 07:42 供給側改革概念股
據經濟之聲《央廣財經評論》報道,國新辦今天上午舉行新聞發(fā)布會,國家統(tǒng)計局新聞發(fā)言人介紹二季度和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,二季度和上半年GDP同比增長6.7%。
今天的發(fā)布會上,媒體總共提出了六個問題。有記者問到,二季度的GDP增速還是6.7%,和一季度持平,這是否意味著中國的經濟已經出現了走穩(wěn),或者說這已經是L型走勢的底部?對此,國家統(tǒng)計局新聞發(fā)言人、國民經濟綜合統(tǒng)計司司長盛來運用“穩(wěn)”、“進”、“新”、“好”、“難”五個字對當下的經濟形式做出了全面的評價。
數據顯示,今年上半年服務業(yè)增長很快,而民間投資增速回落到2.8%。關于這兩點,盛來運也做出回應,解讀了背后多方面的影響因素。
還有媒體關注金融業(yè)對GDP的影響以及央企和民營企業(yè)貸款融資的問題。盛來運指出,金融業(yè)對經濟的影響總體比重不大,呈現出平穩(wěn)上漲的態(tài)勢。有關部門已經注意到了貸款過程當中出現的結構性問題,也在不斷加大改革的力度。
另外,國家統(tǒng)計局最近公布了GDP核算方式的改變,將研發(fā)投入計入GDP。對此,外界有分析認為,這樣的核算提高了相關數據?對此,盛來運表示,創(chuàng)新尤其研發(fā)投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是在不斷提升的,但是對增長速度的影響并不大。從今年上半年的情況來看,研發(fā)支出核算改革對GDP增速的影響初步核算下來只有0.02個百分點。從長期來看,這項改革既做到了國際可比,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推動國內的創(chuàng)新活動,有利于推動各地加大研發(fā)和創(chuàng)新方面的投入。
關于這個話題,經濟學者馬光遠做出了分析解讀:
馬光遠:上半年的經濟數據發(fā)布,兩個季度GDP同比增長都是6.7。應該說,二季度的6.7還是超出了我們的預期。從一系列的指標來看,上半年整個經濟運行都是比較平穩(wěn)的,規(guī)模以上工業(yè)增加值、固定資產投資、消費、進出口等等,整體的數據本身反映了上半年我們在穩(wěn)增長的政策層面所做的努力。當然,也消除了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以來,國際國內對中國經濟的擔心。過去我一直強調,對于中國經濟而言,過度樂觀或者過度悲觀都是不符合實際的。上半年的數據最起碼說明了一個問題,就是在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,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的擔心,包括一些人大肆唱衰中國經濟,應該說沒有任何必要。因為中國經濟本身的回旋余地比較大,中國政府只要采取一些政策或者措施,一般都會取得比較明顯的成效。應該說上半年6.7的增長,反映了我們的政策在穩(wěn)增長層面做出的一系列努力都取得了一定的回報,成績來之不易。
我們一方面看到數據保持不錯,但是另一方面也看到整體經濟的好轉,有一部分原因還是建立在一些短期政策的基礎上。比如在房地產開發(fā)投資方面,由于我們短期政策的刺激,取得了一些比較顯著的反彈。
在中國經濟動能轉換、結構調整的問題上,我特別注意到,國家統(tǒng)計局跟以前最大的不同,就是提到我們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層面的一些變化。比如說它提到產業(yè)結構的繼續(xù)優(yōu)化,第三產業(yè)的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.8個百分點,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提高到73.4%。還包括在“三去一降一補”的供給側結構改革五大任務層面,也取得了明顯的成效。在新興產業(yè)、新經濟層面,特別提到信息傳輸軟件、信息技術服務等等的增速達到了20%以上。這一系列的變化說明什么?說明中國經濟在穩(wěn)增長的同時,在供給側結構改革層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。
但是,現在大家對中國經濟的關注,可能更多的還是關注6.7%個這數字。事實上,只要中國經濟運行在合理區(qū)間,那么我們更重要的任務仍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。上半年盡管我們的很多數據都是不錯的,但有一些數據,包括結構層面的一些數據,存在的問題還是比較突出的。比如說大家都關注到了民間投資下滑的問題。這一次盛來運在解釋的時候,解釋到了問題的根本,就是民間投資有很多是投資制造業(yè)的,但制造業(yè)目前是比較困難的。再一個,我們看到上半年整個房地產的數據,一方面數據比較漂亮,但是另一方面一二線城市的房價瘋漲、地王頻出。下半年在房地產領域,仍然可能會產生比較大的去庫存壓力。我們從新經濟本身的成長來看,要替代以前的傳統(tǒng)動能還是有問題的。
在這種情況下,下半年中國經濟千萬不要因為上半年數據不錯就沾沾自喜,或者說忘記我們年初制訂的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主旋律的目標。我們應該關注到中國經濟下半年可能面臨的下行壓力,面臨著國際國內環(huán)境的復雜程度依舊。比如說全球經濟在進入后危機時代以后,“黑天鵝”事件頻出,英國脫歐、美國加息的搖擺等等,增加了中國經濟下一步應對的困難。
我認為,在上半年經濟運行在合理區(qū)間這個比較好的基礎上,整體來講,中國經濟一方面面臨的困難、壓力繼續(xù)存在,同時在這種困難壓力的情況下,我們既然能夠把經濟運行在合理區(qū)間,那么我們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大力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層面。上半年的數據其實只要運行在合理區(qū)間,是多少并不重要,因為我們的初心不是為了數據的漂亮,而是推動中國經濟結構性問題的解決,推動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以及動能的真正轉換,打造中國經濟的2.0版本。
下半年,中國的宏觀政策目標,還是主要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做文章。對于中國經濟而言,重要的仍然是痛下決心,通過結構調整,通過一系列長期的舉措,實現中國經濟動能的轉換,把中國經濟真正變成一個創(chuàng)新型經濟,提高全要素生產率,實現中國經濟的產業(yè)和動力的全面升級。我們有時候可能會有些政策就好像打麻藥,目的是為了做手術,不是為了麻醉我們自己,不是為了這些數據而高興。我們不要因為數據的好看,忘記了我們的初心,不要因為數據漂亮而忘記中國經濟為什么出發(fā)。
供給側改革概念股:河北鋼鐵、杭鋼股份、西寧股份、重慶鋼鐵、太鋼不銹、羅牛山、雛鷹農牧、際華集團、華紡股份、孚日股份、魯泰A、宋城演藝。
供給側改革概念股
那么問題來了:最值得配置的供給側改革概念股是哪只?即刻申請進入國內首個免費的非公開主題投資交流社區(qū)概念股論壇參與討論!
申明:本文為作者投稿或轉載,在概念股網 http://www.guangshenggb.com/ 上發(fā)表,為其獨立觀點。不代表本網立場,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,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,投資決策請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。